首发文章

这原本是五一前一天发出来的

五一前一天的暴雨

燕麦奶 回来前没吃午餐,想着去熟悉的奶茶店点些吃的惯的,又见到Oatly燕麦奶。初见时以为是加了燕麦的牛奶,一看相关的视频发现是植物饮料,在国外比较火和牛奶抢市场,做营销,与咖啡合作高端,打环保口号,确实有点实力,就是不一定好喝,也不是刚需,国内好像没那么吃这套。

现在是4号的下午3点多,我坐在宿舍的电脑前敲下这些字。想到陈轴的《暴雨将至》的结尾处在手机里敲下的文字,也许和此时的我是类似的心情吧。刷这种或刷那种视频,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吗,自以为高人一等吗。多伦美术馆里的装置讲重复性没有思考的反应,西岸美术馆的视频讲对自己身体的重新掌控。刚好最近一个整的星期是在连续的去了好几个美术馆,画廊看展和看作品,才发现有时候东西多了反而是有点看不下去,确实有点太多了,需要花费足够的精力去感受和思考的,并非全是某种娱乐或消耗时间。在最初开始看展的时候我确实是抱着类似娱乐和消磨时间的心情去的,一方面是感兴趣想看看别人的创意,一方面也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因为去展览的情况只有两种,一是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看到喜欢的作品,于是慕名而去,二是去一个地方旅游(应该算是吧)确实不知道要去景点外的什么地方所以按该地的展览列表一个个排查感兴趣的去。现在是真的开始去思考作品表面,背后或更深层的含义了,对于观展中见到的比较随意的人也有点无语甚至是嫌弃,认为不应随便评价,连介绍都不看的人。不过我不久前也算是其中的一员,虽然内心颇有微词,但也没有什么资格去评判他们,读者自有哈姆雷特在心中。回到前面,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得花几分钟回想一下,第一次去是公众号上看到遇见博物馆的埃及木乃伊展览的预告,寻思这玩意在我那可见不到就兴奋的去了还问别人感不感兴趣。之后又去了几次,每次都是七八十的票价居然也没嫌贵,哦对了可以看购票记录和留下来的导览册。 翻了近两年里为数不多的朋友圈和有点尴尬的QQ空间,发现就3次遇见,国家地理摄影展,电音节,苏博,浙江美术馆最多有大概3次,每次有4个展览还免费。然后就是最近这周去的了,记得比较牢。先是巨人的花园——刘迪 奇山——吴强个展 品——王道强油画作品展 和光接物——李照东 城市互联 中国数字艺术大展 屏风展 当时忙着短学期的作业,所有出去玩的事的放弃了,包括当时的独立书店阅读节,结果这次去上海溜达的第二天早上一起来,公众号推文一刷看到今天在今潮8弄那边就要开始了确实很巧。回到刚才的问题是因为有喜欢的作品看不懂才去了解的吗,看介绍的卡片一直都有,不过之前好像大多就一个名字,作者和材料没有内容。或是不感兴趣的作品有介绍,没有两个都有的所以走马观花,有印象的是看巨人的花园时开始的,影像有具体的介绍,那时还看到有的人就看完影像吐槽一句看不懂就走了,但是介绍的卡片就在旁边哈哈。手机老对不上焦卡片拍糊了。接着是去数字艺术大展前在xhs上说没有导览策有二维码,因此去的时候就很自然的留意和保存二维码,一趟下来就变成了习惯一样。

5号晚洗澡想了想,觉得世界上不可理喻的事情其实是很多的,而自己还在理所当然的用以前的思想来对待现在面对的事情是不够了。听话,做事按规矩是常态,但现实里没有设立那么多的情况,只能自己主动出击。像下午看的清洁工剧集一样